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校园新闻 > 图片新闻

分组学习 | 国际部学习纪要

作者:上海市进才中学     发布时间:2020-11-26 点击数:7009
2020年11月20日,由中共进才中学党总支国际部支部牵头组织了国际部全体教职员工学习“习总书记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讲话”的活动。国际部支部书记张烨老师主持整个活动。活动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对标对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教育岗位,以思想方法的转变到位、精神状态的提升到位、推动行动上的自觉坚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时刻保持谦虚谨慎勤奋刻苦工作的作风,不断完善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为学校的建设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活动后,支部书记张烨老师分享了浦东教育相关推文供全体老师交流阅读,老师们在专题学习群中积极交流并踊跃留言。

 

附,国际部党内外同志线上线下的留言(部分摘要):

徐金晶: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浦东人,见证了浦东在过去的三十年里的沧桑巨变,也深刻感受到了浦东开发开放三十年带给人民的福祉。以前的一片荒凉已不复存在,如今的浦东高楼林立,我为自己是一个浦东人而自豪。习总书记的讲话振奋人心,作为一个工作在浦东的浦东人,必将不断奋斗,为浦东更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许娟: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中有个关键词“创新”,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贡献力量,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岗位更应以“创新”的理念引领自我的专业发展。
张翼飞:IB课程有一句话:所有学科老师都是TOK老师,意思就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元认知对于各门学科的重要程度。类似的,听了习总书记在浦东有关教育系统的讲话,我深刻体会到,所有学科老师都应该同时是政治老师,在政治正确的前提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守住人民教师师德师风这一红线,能够积极正面地引导我们的孩子,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疫情及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我们老师为社会做贡献的重要前提。有了这一前提,我们才能讨论如何提培养学生的“才”,培养新时代既爱国又有学科素养的“钱学森”式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钱嘉楠:而立浦东,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作为桃李年华进才园的一名园丁,我们要牢记嘱托,从习总书记重要讲话中汲取奋进前行的精神力量,用实际行动将其转化为教育改革创新和服务培育学生的务实作为,为新时代浦东改革开放再创新奇迹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吴美璟:作为一线岗位的教师,我将不辱自己的使命,不忘初心,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在自己的工作中努力奋斗。
陈坚:从心出发,用爱浇灌,教会学生表达和交流,追求美善和探究真理。通过自身言传身教,传递正能量,传播主旋律,传承美好的华夏传统,传达出中国联系世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情怀。
丁婧:习总书记在浦东改革开发开放30周年的讲话十分鼓舞人心,他强调“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任命幸福安康。
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之际,作为一名一线科技科目教育工作者,身上肩负着培养新时代科技创新人才的民族复兴使命。
面对00后学生、70后的家长,未来要做的还有很多。既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世界,思考新时代、新世界的需求;又要拓展自己的胸襟,涵养自己的气度,强化自己的担当。
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积聚学术底气,积聚文化底气,拥抱教育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徐天乐:教育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进步,在浦东开放30年之际,作为一名新入职教师,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在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后,对于自身的定位有了更深的认识,我需要不断创新,运用创新的思维,积极践行创新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董书佳:身在浦东,当不忘教育初心,回归教育本意,坚持在这片土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尽一份力而已,不求闻达于天下,但求无愧于本心。
袁香琴: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非常振奋人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名新上海浦东人,我一定会努力工作,为建设美丽浦东,魅力上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王奕:学习了习总书记的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对于我一名基层学校的老师而言,更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创新,与时俱进,不能拘泥于常规。现在的时代在变化,要不断地学习进步,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与学生一起成长。非常幸运见证了浦东开发开放过去的30年巨变,浦东上海发展的如此的好,期待未来若干个30年,浦东越来越好。
赵晶:习近平主席的讲话指出了在新形势下中国对外开放的方向与着力点,体现了中国不断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
黄洁:“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是小时候我这个黄浦人对浦东的最初印象。没有想到,若干年后,我站在浦东的热土上,亲眼见证着浦东的发展。“不要浦东一间房”早已成为历史。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金桥加工区、外高桥保税区到如今的临港自贸区、张江高科技园区、迪士尼等是浦东发展的缩影。作为一个基础教育者,我们面对是外籍学生。国际环境瞬息万变,我们除了兢兢业业教好书,更要努力培养他们成为坚持原则、胸襟开阔的人。他们未来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合作的沟通桥梁,而我们将为此目标而持续拼搏奋斗。
郑元: 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科技创新是现代发展的巨大动力。科技创新不仅体现在各项高精尖研究中,也造福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既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也可以教育育人,培养孩子们勇于创新,勤于实践的精神。为我们的家乡,为我们的祖国,为我们生长的地方做出贡献。
李玄淑:为奋力推进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创造出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展现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气象而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刘越:作为新加入浦东教育事业的青年教师,我对总书记的浦东开发开放三十周年庆祝大会的讲话心潮澎湃,我有幸加入这片改革创新的热土,这里水绿树翠、路道宽敞,这里规章严明、人才济济。有幸与新区同龄,在总书记的号召下,我要与浦东同成长,勇立潮头,解放思想,打破教学的常规,求创新突破,扎根教书育人岗位,为浦东和祖国培养新时期合格的接班人!
王雨婷:向习总书记学习、不断创新探索、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的能力、融入“五育并举”的要求,培育具有“先锋意识,模范追求”的时代新人。
李永利:浦东又站在了新时代的起点上,承载着国家加大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的新使命,作为进才中学国际部的一名教师,也要为新浦东的进一步国际化与创新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沈家骏:结合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学校教育需要与时俱进,一并提倡创新性。创新教育是在新课改下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特征。作为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育则需要教师必须加强新课改理论,创新理论的学习,同时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必须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学科学习的实践活动,切实转变教学行为,把创新教育巧妙,有机地渗透到科目教育中。
陆佳婕:很幸运参与到浦东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通过学习,理解了我国发展新形势任务和浦东新区的历史方位和使命,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教师,为浦东都是发展感到自豪,更要坚持党的领导,勇于接受挑战,更好地为浦东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做自己的贡献。
陈丽丽:最近刚看见过一个浦东改革开放前记者调查市民的一个视频,市民们的心声都是“宁愿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然后在改革开放30周年后,浦东因改革开放而生,这完全是一个要素齐全,设施先进的现代化城市。
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一席话,极大的鼓舞了我们这些在浦东工作的教育者,从毕业到现在的这十几年间,从教育的领域就能感受到浦东变化,更是给我们这些教育者更多的激励与鞭策,让我们为浦东教育事业奉献一份贡献。
袁洁:曾有顺口溜说: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可想而知,浦东与浦西之间虽然一水之隔,但是在发展上却曾经有过多大的差距。据说,浦东开发之前,经济和城市发展要比浦西落后20年。而现在有人却说,浦西反而要比浦东落后20年了。以此能够反映出浦东发展变化速度之快。正如习大大在讲话中所说:浦东开发开放30年取得的显著成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提供了最鲜活的现实明证,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最生动的实践写照。
曹洁:发展浦东 教育优先
中国已经进入发展的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中央继续对浦东开发开放提出明确要求,把一系列国家战略任务放在浦东,推动浦东开发开放不断展现新气象。而人才是推动浦东发展的关键因素,除了引进人才,我们也应该着力培养本土精英,从小抓起。
曾经的浦东是一个教育大区,现在的浦东已经跨入教育强区。作为一名浦东的教育者,深感自豪,也深知责任的重大,为培养爱国、正直、有创新力的学生而努力奋斗。优质的教育资源,互动的情感环境,成就感驱动力,这些都将成为促进孩子们主动学习的推动力,在良好的引导下,鼓励孩子探索未知,才会有对知识的渴望,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力的接班人。
现在的教育行业对教师的要求非常严苛,在思想上,要有操守有师德有正能量;在专业上,不断钻研专业知识,不断形成独有的教育方法,还需拓展与自己学科相关联的其他学科知识,多学科互相渗透,互相融合。师者,对学生的影响极大,根正才能苗红。现已并非只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需要引领学生学会探索知识,迁移知识,融合知识的本领。
发展教育,除了给学生提供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还要着力培养一线教师,硬环境与软环境并举,才能最大程度的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为发展浦东,发展上海,发展国家输送优秀人才。
杨崇懿: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立意深远,是新发展阶段深入推进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动员令”。在讲话中总书记强调,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全力做强创新引擎,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我听后深受感动、倍感振奋,也深感重任在肩。
尹乔乔: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30年来,浦东创造性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总书记谈了4个方面,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改革开放走在全国前列,核心竞争力大幅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整体性跃升。作为一名浦东人,我深感自豪。浦东开发开放30年取得的显著成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提供了最鲜活的现实明证,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最生动的实践写照!
淑萍:作为一名教师认识到在新的发展阶段中承担的使命、责任和担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鲁阳:作为一名伴随着浦东开发开放而成长起来的土生土长的浦东人,个人的发展已经和浦东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随着浦东获得了更进一步的地位和任务,自己的观念和期望也必须适应新时代新浦东的创新发展,为新区的未来添砖加瓦。
撰稿:张烨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上海市浦东新区杨高中路2788号 邮编:200135 电话总机:68541158  

沪公网安备31011502100215号 沪ICP备11043675号-2

 

 

 

当前在线人数:4588;累计访问人数:2744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