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点半,三位国旗班军人喊着响亮的口号,迈着标准的正步向我们走来。当一声“敬礼”响起,五星红旗的一角被抛向天空时,所有同学都感受到了由衷的震撼和强烈的自豪感。当然,社员们不忘用相机记录下这激动人心的一刻。

升旗仪式结束后,摄影社指导老师陈淑珉和社长管晨毓代表大家向国旗班队长赠送了进才特色纪念品和摄影社拍摄的校景明信片。为表达对军人们的敬爱,我们还决定将这十二年来所拍摄的升旗作品制作成册赠送给国旗班。



结束了升旗仪式拍摄的创作,我们前往位于市政府对面的人民广场进行了自由拍摄。社员们或拍摄飞起的和平鸽,或记录上海博物馆前的巨幅“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标语。我们还在标语下完成了创意合影,齐声喊出“祖国母亲生日快乐”的美好祝福




雨止风息,太阳渐渐升起来了,我们便在南京路步行街上展开人像拍摄,将身边的同学拍摄国旗的景象记录下来。陈老师则在一旁提供实时点评和指导,让我们了解到主体的重要性,认识到了景深和构图时延展线的重要作用。




下午,我们来到上海摄影艺术中心参观马丁·舍勒《知人识面》摄影展。这位德国摄影师的作品极具个人特色,用一幅幅相同构图和灯光的肖像特写勾勒国际上知名政客、艺术名流、商界大亨的面庞,正如同摄影展的主题“知人识面”,聚焦人的五官来体现不同的性格特征




展览中有这样一句引言:“说到底最重要的是,一个摄影师对待生命不该是冷漠的。”善于观察,对生活充满热情是摄影师应有的品质,找到并记录自己的兴趣点则是摄影之于每位摄影师的意义。
回顾这一天,我们从定好主题的纪实创作,到半命题的摄影实践,再到开放式的观展学习,体验了一场循序渐进、步步深入的摄影探索之旅。以这样的形式度过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节日,将是大家此生难忘的宝贵记忆。
1811管晨毓:
这是我第二次作为摄影社成员参加国庆采风。去年国庆,在相似的时间相似的地点,我跟着高二的学姐一起拍摄升旗仪式,完成沿路的各种创作,我仍记得在市政府门口拉起社旗高喊出口号的样子吸引了不少路人的注意,那是我对摄影社最美好的初印象,这是一个温馨充满热情的社团。今年,我不再是个普通的社员,我作为社长,带领同学们看独家升旗仪式,在南京路完成人像创作,我不仅要拍摄自己的作品,更要记录同学们拍摄时的工作照,记录大家认真拍摄的场景。第二次采风中,观看马丁舍勒《知人识面》的展览给我触动最大。玩摄影也有一段时间了,摄影的意义是什么,在这场展览中每个人或许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答案。我们是摄影师,是社会中最具观察力和热情的人,我们要保持初衷,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不仅去记录,也同样去创作引人深思的作品。第二次采风,我体会到的是深刻的摄影探索,感谢摄影社,也感谢小陈,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让我受益良多。
1803周鸣远:
上午狂风暴雨,下午晴空万里,这天气一会儿雨一会儿晴,多变不定,但也正因为此使我们这次行程更加有纪念意义。四点半多从家出发赶去今日属于“进才专场”的人民广场看升旗,即使细雨蒙蒙,看到兵哥哥们升旗时的那种英姿,看到五星红旗的飘扬,内心十分激动与震撼!!而下午的“知人识面”展览从人物特写,肖像环境,孪生三个方面向我们展示了摄影的力量。让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孪生,奇妙的相似却又有细微的差别,当两张图放在一起时便会给人视觉上的强烈冲击。摄影摄影,“摄”是拍摄,不仅记录了那个瞬间也反应了摄影社个人的思想情感;“影”是影像,给人的回忆留下了可看的实体照片。PHOTOGRAPHY IS TELLING THE STORY。已经高二了能参加这样的集体活动机会也越来越少了,希望能将这为数不多的活动用照片很好地记录下来。
1804张訸嘉: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摄影社的采风活动,一切都新鲜又有趣。经历了清晨风雨中的升旗仪式,雨后漫步人民广场,穿越南京路步行街,欣赏外滩风光,大家一起吃午饭,参观摄影展,按下快门,留下的是一张张充满回忆的照片。老师根据场景给我们布置任务,表面上简单的任务,经过老师的分析后还是会觉得自己too young too simple,有时会注意不到老师所说的细节。这一次活动,收获了同学间的友谊与师生情,还体验到了摄影人应有的态度。
1809 张澄:
作为高二的学生,“排除万难”参与此次摄影社国庆采风活动我感到不虚此行。相较去年此时,走在摄影社的队伍里,更多地在意的是活动的流程;而今年,享受拍照的过程显得更为重要一点,拍摄时也更加得心应手,如鱼得水。照片是留下美好瞬间的最佳方式,相较于拍摄静物景物,把人像定格下来显得更有意义。“说到底最重要的是,一个摄影师对待生命不应是冷漠的。”美国摄影师罗伯特·弗兰克如是说。下午参观马丁舍勒作品展“知人识面”对这句话有了深刻的理解。印象最深的一组照片,是马丁舍勒用了两年多的时间,为国家地理杂志拍摄了七组孪生子的特写照。孪生子因外貌几乎一样,总是被当作使用着不同身体的同一灵魂。而在高清镜头下,看着两或三张特写照片,如同进行着“找不同”,对比其脸部的细微差距,映衬着各自独特的内在。收获良多,不甚感激。
1908陆冰洁:
第一次的校外社团活动,是来到人民广场观看升旗仪式,去南京东路,外滩采风,虽然天公不作美,上午遇到台风天,采风途中经常断断续续地下雨,可这却丝毫没有阻拦怀揣真心,热爱摄影的进才学子们......
第一次看到早上五点半,雨幕中的上海中心地带;第一次近距离看到上海市人民政府前的升旗仪式;第一次带着自己的相机漫步南京路。看到南京路上,一位厨师在步行区骄傲自豪地歌唱着《我和我的祖国》时,心中也会不禁感到自豪感;看到外滩边上形形色色的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人们脸上贴着国旗,手中拿着小红旗时,心中不禁也会感到团结感,幸福感。而能够在祖国70生辰之际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这些平凡又美好的瞬间,用手机发一条为祖国庆生的朋友圈,又是何其幸福的一件事!社团活动,并不仅是简简单单的的一次活动,它让我提高了自己的摄影技能,也让我加深了爱国情怀,更让我懂得了——
前路风雨,虽然艰辛,但雨后彩虹,却弥足珍贵!
1902冯哲禺:
伴着秋日的绵绵细雨,我有幸参加了摄影社组织的观看升旗仪式活动。打开记忆的闸门,从小到大曾参加过无数次升旗仪式,每一次都会心情澎湃、心潮涌动。但这一次更是让我记忆深刻、终生难忘,我第一次用自己心爱的相机记录下这庄严而神圣的时刻,当五星红旗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缓缓升起,我按捺住心中无比激动的心情,屏住呼吸,稳稳的按下手中的快门,定格住那一抹庄严肃穆的“中国红”。
走在繁华的南京路,随处可见随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满眼尽是鲜艳夺目的“中国红”,透过镜头,我一次次按下快门,寻找着最佳的角度,勾画出最美的构图,用我自己的方式祝福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1904 朱俊彦:
实战演练果然是最快提升摄影技巧的方法之一,我从只会auto的手残党变成会拨转盘的小摄影师。期待下一次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