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0日-9月28日,来自德国沃尔姆斯市艾雷诺恩高级中学的校长Rita Lodwig女士,携12名师生莅临进才中学,展开为期8天的交流访问。作为长期友好学校,进才与艾雷诺恩近十年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互动与交流。

到访当日,胡瑞峰校长与德国师生举行交流会。胡校长对来访德国师生表示由衷欢迎,希望他们在进才度过充实的一周。宾主双方对未来的互动交流作了总体展望。

此次德国师生的校内行程以随班听课、共同参加活动为主,学校为来访师生安排了龚雯珺老师的英语课、章晓菲老师的德语课、进才国际部中国文化课等常规课程以及艺术、体育、社团活动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特色课程。两校同学展开充分的交流,理念的碰撞、文化的沟通,吸收彼此长处、理解双方差异,学生们的视野得以拓宽,思维更加多元。



进才中学升旗仪式上,德国师生出席观礼,Rita校长受邀作简短发言。今年恰逢祖国七十周年华诞,进才学子振奋人心的“礼赞祖国七十载,携手共进新时代”国旗下讲话,给来访的德国师生们以及在场的所有的进才人留下一段难忘的记忆。

高一(12)班班会课上,班主任谢燕老师设计了你写我猜游戏,德国学生看过汉语词组后凭记忆书写,进才学生则凭字形猜测写的是什么。一方感叹方块字构造巧妙却书写困难,另一方则对来访小伙伴的学习模仿能力表示赞叹。两校学生还用英、德两种语言介绍上海美食和进才中学。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彼此陌生的年轻人迅速热络起来。

艺术课堂内,进才美术特级教师张玉林老师为来访德国师生上了一节关于服装、礼仪的异域文化交流学习课,德国学生演示了他们所了解的中国古代礼仪,张老师则用形象生动的肢体演绎配合简明的讲解,展示了中西方服饰文化的异同以及着装的礼仪规则。语文教研室吴威老师的社团课上,德国同学和书法社社员一起练习书写。软笔书法较平时写字用的硬笔更难掌控,行笔不稳是初学时的难点,两校学生边学习边交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共同的学习与文化交流搭建起中德青少年的友谊之桥。


学术交流之余,德国师生还参观了上海博物馆、豫园、田子坊、南京路步行街、中华艺术宫等上海地标景点。接待家庭带着孩子们体验居家生活,品尝缤纷多彩的中国美食,游览美轮美奂的城市风光,感受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德国师生一致赞叹上海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市民生活精彩纷呈。



临别之际,Rita校长向接待和陪同的教师、学生、家长们表示由衷感谢。她表示虽然已经来到过上海,也造访过进才多次,但是每次都有新的惊喜在等着他们发现,每次都能满载而归。她表示此次上海之行是一段非常美好的旅程,也期待着2020年盛夏能与进才师生再次相聚德国。

在龚老师的英语课上,我们以上海各大旅游景点为中心,学习了宣传手册上对于旅游景点简介的写作方法和内容,教我们如何写出吸引游客的景点介绍,并让同学们分组进行小组活动,齐心协力写出一篇对于上海某知名景点的简介,并上台分享。到了章老师的德语课,进才学子用一首德语的流行歌《Auf uns》开场,德国学生们也回以一首德国民谣。简单的旋律,朗朗的歌声,很是悦耳,很是舒心,像是能抚平不安的心绪,归于安宁。课中以一首简单的旋律相同,而填词不同的儿歌为牵线,互相学习不同的语言在音乐旋律中的表现。两只老虎,两只老虎 Bruder Jakob, Bruder Jakob,跑得快,跑得快 Schläfst du noch? Schläfst du noch?一只没有耳朵, Hörst du nicht die Glocken?一只没有尾巴, Hörst du nicht die Glocken?真奇怪!真奇怪! Ding dang dong! Ding dang dong!德国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很强,虽说中文的发音不是很标准,但是总体上能让同学们听懂,这对一些刚开始接触中文的德国学生们来说已经很不错了。进才的学子们也没让人失望,在德国学生的带领下,学会了德语版的儿歌,并合唱。我们还互相学了生日歌,一样的旋律,一样的意思,唱出了两种不尽相同的的感觉。这是一节很有意思的文化交流课,也是一节关于语言的项目课,大家都收获了很多。两种文化的碰撞与交流是一件很有意思也让人受益良多的事,了解异乡文化让我们的视野更宽广,阅历更丰富,也让我们结识到了一些平常生活中很少接触到的朋友,了解更多不同的文化和情结。时光飞逝,转眼就到了告别的时刻,我们共进午餐,对这一周的活动进行了总结与交流,餐后,中德学生一同逛起了校园,在阳光明媚的午后,在美丽的校园里,用相机记录下美好的瞬间,像是要把这段美好的时光揉进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