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校园新闻 > 图片新闻

家校共育 促进成长—记上海市学科德育科研实训基地和浦东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进才分中心联合培训活动

作者:综合素养教研室     发布时间:2019-5-31 点击数:2827

   2019年5月29日下午,上海市学科德育科研实训基地和浦东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进才分中心在进才中学举行联合培训活动,基地成员和浦东新区中学心理老师济济一堂,聆听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庞维国教授的专题讲座。专题讲座的主题为《家校共育视角下的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庞维国教授用专业的知识、生动的语言为在场的老师们提供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

   庞维国教授从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家庭与学生的学习表现以及家校共育中常见几个问题等三个方面,从家校共育的角度阐述了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策略与方法。

       庞维国教授指出,家庭与学生的学业表现密切相关,主要因素包括家庭环境、家长的教育期望、家庭人际关系以及教养方式,这也提示教育者除了关注学生显性的学业表现之外,更应该关注学生学业表现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这为中学心理老师的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讲座的最后,庞维国教授从脑科学研究的角度,为老师们阐述了家校如何协同合作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给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成长经验,促进学生的大脑发育;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学科知识的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情境的设置发展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生的身体健康,提供充足的睡眠和运动时间。

  会后,庞维国教授、上海市学科德育科研实训基地主持人周敬山老师和进才中学李国君副校长亲切交谈与合影。大家一致认为,家校共育这项工作不仅仅是心理老师的任务,更应该是全校教师共同承担的教育职责。应该让更多的老师了解家庭教育的知识和指导方式,吸引更多的教师加入到家庭教育指导的工作中,只有这样,家校共育才能发挥出更大的功效,更好的服务于学生发展。

庞维国教授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校教学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立德树人心理学重点研究基地主任。

       主要学术兼职有: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理事,上海市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心理科学》杂志编委,《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reativity and Problem Solving》杂志编委。

       主要研究领域为学习心理学、教学心理学和教学设计,先后承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国家社科基金等多项课题研究项目,曾获高等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上海市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师奖。2009年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讲课程包括《学习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学设计原理》、《教育心理学史》等,其中视频课程《学习心理学》为“中国大学公开课”首批上线的20门课程之一。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上海市浦东新区杨高中路2788号 邮编:200135 电话总机:68541158  

沪公网安备31011502100215号 沪ICP备11043675号-2

 

 

 

当前在线人数:3589;累计访问人数:29161391